《新阅读·新创作红色经典剧本原创大赛》
发布会主论坛发言稿
(2023年12月18日)
任雪迎 西安演艺集团总经理助理、西安话剧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是维系整个民族、国家文化群体的精神支柱。红色经典IP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娱乐形式为载体,将党和国家的奋斗历程、革命先烈的信仰使命、英雄模范的动人事迹寓于其中,通过与剧中人物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受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和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促使受众了解历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助力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为了有效打造红色经典IP,我们不仅要坚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英雄的总基调,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力求真实、生动地刻画人物,把英雄还原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找到他们人性中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地方,去挖掘他们真实境遇下的情感与选择,书写他们复杂的人生况味,并将这种生活化的感悟与智慧寓于整个作品想要表现的宏大主题之中,使剧目更接地气的同时兼具文学性、艺术性、时代性,真正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所说的“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前沿的戏剧理念,通过新颖的创作手法、大胆的形式突破、多样的媒介融合,吸引更广大的观众参与其中,关注红色故事,了解优秀文化。
近年来,西安演艺集团始终致力于发掘、创作红色经典IP,如西安易俗社创排的秦腔现代剧《易俗社》,西安三意社创排的秦腔现代剧《陕北往事》,西安市豫剧团创排的豫剧现代戏《向北·向北》,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儿童剧《遇见星海》,西安话剧院学习演出的话剧《共产党宣言》、创作的话剧《延水谣》《麻醉师》《柳青》《路遥》《红箭 红箭》等,都从不同行业身份、历史维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时代精神,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对于推广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话剧《麻醉师》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第15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话剧《柳青》荣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第16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话剧《红箭 红箭》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大奖”,第31届田汉戏剧奖;秦腔《陕北往事》荣获第9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这些剧目也在全国各地展开了大范围巡演,影响了无数观众,同时也塑造了西安演艺集团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
以话剧《共产党宣言》为例,该剧通过一家人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反动派生死较量的背景下各不相同的命运走向和对人生道路的不同抉择,反应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和家国大义。剧中将共产主义、三民主义、实业救国三种救国路线的辩论融入到不同家庭成员对于救国的态度和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政治斗争之中,塑造了一个对国有担当、对民有大爱、对子有柔情的共产党员形象,体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性选择。剧中含有大量金句,其中对于共产主义信仰和幸福观的阐述令观众们回味无穷,也叩问着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目前,话剧《共产党宣言》已经举行五轮全国巡演,共计走过8个省、3个直辖市,跨越40余个城市,演出200余场,从西安出发,将党的精神与信仰讲给全国听,讲给世界听,是连续多年订单量最大的红色经典剧目。
西安话剧院今年还新创排了一部话剧叫《延水谣》,由西安与延安联合打造。剧中通过一批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的热血青年们在延安精神的滋养与战火硝烟的洗礼下,从不接地气的“大洋古”创作到贴合实际、实事求是,走出小我,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文艺战士的转变,将国家历史选择、个人命运选择和文艺道路选择紧密结合在一起,多点多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凸显了中国革命先辈们以国家和民族发展为己任,用充满着磅礴力量的文艺作品凝聚大众人心,拯救国家于危难的壮志豪情。剧中层层叠叠的黄土高原,巍峨矗立的宝塔雄山,自由奔放的陕北秧歌,激荡人心的革命歌曲,浪漫诗意的叙事方式,以及诚挚英勇的革命战士,淳朴风趣的当地百姓,青春洋溢的鲁艺学子,还有温暖睿智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共同交织出一股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也带领观众在重走文艺战士成长之路的过程中,再一次论证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目的和发展方向,彰显了党与人民亲如一家的执政特色。目前,该剧已演出27场,赢得了各地观众的广泛好评。
为了更好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三种文化与传统演绎空间完美结合,西安演艺集团的各个剧目也做出了许多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传统戏剧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流行文化元素相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传统演艺形式的表现力,更好地拓展受众范围。
话剧《路遥》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和多媒体视觉效果,将大气磅礴的陕北高原呈现在观众面前。漫天飞舞的文字雪花、奔腾不息的黄河浪涛,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以及路遥小说中的一段段文字,都在光影之中呈现于舞台之上,再加上铿锵有力的黄河号子和陕北特有的三弦说书,极大地丰富了舞台表现力。剧目中不断穿插的拉纤场景,以及转台和特殊灯光的使用,也将舞台的隐喻性发挥到极致,在强有力的氛围营造中,将路遥一如西西弗斯推石上山般的创作执念予以外化和观照。陕北说书《刮大风》更是意象化地展现了路遥在一切苦难面前不断奋进、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
话剧《柳青》中的陕西快板也是十分出彩的艺术元素,与该剧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的风格十分契合。独特的关中口音、风趣的语言表达、充满地域特色的经典曲目,将观众们一瞬间带入到那个朴素热闹的关中农村。打快板的快板王作为一个无儿无女、四处要饭、眼盲心不盲的最底层人物代表,以他的角度旁观柳青在皇甫村的种种作为,也更具说服力。柳青对于快板王的帮助在塑造人物的同时,也让这一贯穿全剧的灵魂人物毫无违和感地融入到情节主线之中。剧中柳青带着在集市上早产的妇女去卫生所、和王家斌住在饲养圈七八天编写《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以及废寝忘食撰写《创业史》第一部并成功发表等情节,都通过快板的形式交代给观众,使得戏剧节奏更加详略得当,戏剧结构更加精巧得宜。快板念词中对于剧情的总结和对于柳青精神的凝练也起到了提炼精神、升华主题的作用。其中不少精辟语句都赢得了观众们的场场掌声。
话剧《红箭 红箭》则通过多媒体声光电的技术结合,将一个逼真而又充满科技感的军工厂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仿佛化身真正的军工人走进导弹发射试验现场,在极具震撼力的爆破画面和灯光色彩中体会军工人的危险与使命。纱幕的运用不仅起到了分割时空的作用,还与LED背景画面相呼应,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空间层次感,在光与影的变化交迭中放大人物内心的情绪与纠结。
在与剧本娱乐等新文化形式的融合尝试中,西安话剧院民国探案悬疑话剧《死无对证》已在福州落地沉浸式互动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游玩。剧中四太太与投身学生运动的恋人之间的生死离别,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觉醒年代下不同阶级的战斗者与反动派之间的殊死搏斗,带给观众无限慨叹与遐想。在文化形式日益丰富的今天,戏剧与剧本娱乐、剧本阅读等方式相结合,必将进一步拓展受众在戏剧活动中的参与感,通过更加直观、更具冲击性的演绎表现力和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让观众们对作品所传达出的文化精神产生更深的共鸣,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参与其中,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本次大赛的举办,无疑为红色题材剧本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它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机会。
将红色题材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作品。
西安演艺集团高度重视红色题材剧本创作,集团也将积极支持和倡导旗下作者和全国的创作者参与本次大赛活动。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不断创新和突破,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红色经典作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作为西安市最大规模的国有演艺企业,西安演艺集团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社会效益放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出了大量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底蕴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在创作上积极创新,多方合作,与时俱进,用更具共鸣感的人物塑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的剧目质量、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各种艺术形式与流行文化元素相融合的丰富内涵、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演艺形式相结合的舞台呈现、传统文艺与潮流娱乐方式跨界合作的全新融合,将中国文明精髓更好地融入到艺术作品之中,推出具有创新性、独特性、被更多不同年龄阶段观众所喜爱的文艺精品。
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当今这个开放、繁荣的时代正是我们最好的时代。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文艺有无数好的素材,更有着无限的可能。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为中国文艺,为社会,为百姓创作出更多好的文艺精品,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美的享受。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艺术家们的聆听,希望我的分享会对各位有所帮助,我们也会认真学习其他企业、院团的好做法、好经验,共同进步,为我国文艺事业做出贡献!祝此次“新阅读·新创作红色经典原创剧本大赛”圆满成功。